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 > 正文

沈晗耀迁都(沈晗耀)

沈晗耀迁都(沈晗耀)

今天给各位分享沈晗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沈晗耀迁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2014全球百强名人堂 2...

今天给各位分享沈晗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沈晗耀迁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4全球百强名人堂

 2015年7月15日,华顿经济研究院按CBT100指标体系编制的“2014年度中国(全球)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在上海发布,同期发布的还有“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这是“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第十五次发布。

在“2014年度中国(全球)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上,工商银行以3,616亿元的利润总额第六次蝉联榜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交通银行、中海油、招商银行、中国石化分列第二至第十位,500强最低上榜线12.69亿元,台湾企业F-铠胜列第500位。

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执行主席沈晗耀教授表示,201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有七大特点值得注意:

第一,首次对全中国在全球上市公司进行排行。今年开始,中国(全球)上市公司百强榜的统计范围涵盖了中国(含港、澳、台)在全球各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大陆百强榜依旧对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进行排行。两榜单各有500家企业上榜。

第二,大陆企业占据大半江山。在500强中有大陆企业302家(其中,北京88家,广东45家,上海38家),占比60.4%;香港企业131家,占比26.2%(部分香港企业,如中信股份、中国太平等,其实质仍是大陆企业);台湾企业64家,占比12.8%;澳门企业3家,占比0.6%。其中,大陆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银行及能源企业排名领先,香港企业集中分布在房地产,台湾企业中以制造业居多。

第三,大陆企业囊括百强榜前12位。除前10位外,11位为中国平安,12位为浦发银行。香港企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信股份(13位)、电能实业(19位)和长和(20位)。台湾企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台积电(14位)、鸿海精密工业(26位)和富邦金融(66位)。

第四,500强上市地分布格局。按主要上市地计算,500强中有251家企业在香港上市,170家企业在大陆上市(其中,上海114家,深圳56家),64家企业在台湾上市,另有15家企业在美国、新加坡等地上市。表明香港仍是我国最大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

第五,500强注册地分布格局。按注册地计算,500强中有238家在大陆注册,64家在香港注册,60家在台湾注册,另有138家企业注册在有“避税天堂”之称的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等地,但其公司总部或主要业务地仍在大陆及港澳台,这一现象值得人们关注。

第六,百强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2014年中国500强企业共创造利润50,659亿元,占全国(含港澳台)GDP(687,515亿元)比重达到7.37%。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七,百强企业利润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2014年中国500强企业利润总额较2013年增长了9.97%,但相比上年度,增速回落约2个百分点,这也表明,百强企业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压力。

沈晗耀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依然是中流砥柱,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这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百强不愧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脊梁,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首次发布于2001年。当时,受美国《财富500》排行榜的影响,不少人提出,中国企业应尽快扩张规模,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做大”,以跻身于“财富500”之列。但华顿经济研究院认为,当务之急首先要做“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而不是追求规模的膨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华顿经济研究院(时名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按CBT100指标体系,推出了按利润排序的“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财富,其利润总额是为社会创造的净财富,因此,CBT100指标体系以利润总额作为基准排序指标,营业收入、总资产、总市值作为参考指标。这不仅体现了上市公司的规模,更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由于CBT100排名的科学性,其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广泛讨论和关注。此后,“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榜”每年发布一次。

沈晗耀还介绍,为彰显百强企业和企业家的卓越业绩,“2015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将于金秋十月举行。届时,除为百强企业庆贺外,论坛还将邀请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等,与百强企业领袖一道,围绕“一带一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智慧城市”等重要议题展开研讨,共商中国经济发展大计。

中国百强城市前10位连续三年没变吗?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北京、上海分别以92.88、90.38的高分蝉联冠亚军,广州以84.34分蝉联季军,深圳、天津、成都、杭州、苏州、重庆、武汉分列第4至第10位。据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介绍,前10位城市连续三年保持不变,表明城市十强格局趋于稳定。

排行榜中,苏锡常三地地域、经济紧密相连,表现强劲,已经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城市群。去年苏州一个市的工业产值(3.6万亿元)已超过上海(3.3万亿元),是中国乃至全球工业大市。苏锡常的GDP总额(3.03万亿元)也远超上海(2.7万亿元),苏锡常的人均GDP已达14万元左右,更远超上海(11万元)。

但沈晗耀指出,经济指标上,苏锡常无疑是超级大市,但其科教文卫等非经济指标相对较低,因此苏锡常还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超级大市。

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和非经济(软经济)两大系列指标。其中经济指标由GDP和居民储蓄两部分构成,占比61.8%,非经济(软经济)指标由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四部分构成,占比38.2%,可以全面、科学地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发展水平。

因此,沈晗耀认为,苏锡常对内应深化改革,加强一体化运行,更加科学、合理地分工协作与竞争合作,将其构建成特别市或特别联合市来运作;对外要聚焦高端开放,直接对接和引入全球顶级科创研发和科教文卫资源,再对其拥有的世界级太湖山水高标准改善。

如此,苏锡常将成为与上海并列的姐妹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主核心城市,再加上杭州、南京两个万亿级GDP的副核心城市,可以共同引领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沈晗耀指出,苏锡常特别市的异军突起和双核心的姐妹城格局,也非常有利于缓解和医治上海的大城市病,有望成为南方版的雄安。

人民币暂停升值对造纸业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造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更新时间:(2005-11-06) 作者: 沈晗耀

近年来中国造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全行业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造纸工业的发展已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其原因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现;二是人们对工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意识不断增强,因而对传统观念中的污染大户??造纸业的予以更多的关注。

一、中国造纸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1.反对发展观??比较优势理论

有人对发展造纸业提出置疑,其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它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大部分处于劣势,也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相对优势,对于两个国家而言,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即使一个国家可能同时在两种产品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按照这一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当今的经济发展主流思维认为,在国际领域开展贸易,让每个国家充分发挥它的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最行之有效的道路,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的简单延伸。

基于这一理论,有人就提出,我国发展造纸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主要问题有:一是原材料问题。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更只是日本的1/4。但是造纸业又是主要依靠木材为原材料的产业,因此,有人认为,在一个森林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发展造纸业非常不明智的。

二是我国造纸工业的结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造纸工业原料以非木材纤维为主,造成产品结构失调,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排污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造纸企业的数量最多时达到一万多家,即使是少量的大中型企业的规模也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且技术水平普遍落后,难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纸的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有人就提出,放弃我国现有的不合理造纸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纸产品,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2.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看上去完美无缺,但是它忽略了一些东西:运输成本、依赖性和职业选择范围的缩小。

运输成本是能源密集型的,如果能源享受补贴(目前常常如此),那么贸易应该也一样。不管是国际贸易还是地区间贸易,如果能源价格包含全部成本,从远距离贸易中得到的原始收益就将缩减,这同关税的作用一样,二者都效果明显并具有保护性。专业化导致的独立性降低削弱了一个社会对于谋生的支配能力。专业化后,一个国家不再能自由地选择是否贸易,如果没有小心地保持某些基本要素的自给自足,在艰难的谈判中会很被动。特定人群职业选择范围的缩小很少作为福利成本被提起,但它的确很重要。大部分人的快乐不仅取决于他怎样划分他们的金钱,也同样取决于他们怎样谋生。即使蒙受一些效率上的损失,职业多样性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很有必要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职业选择范围的增加必须被算进福利收益。

因此,从理论上看,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反对发展造纸业也是存在缺陷的。

3.我国发展造纸业的必要性

虽然发展造纸业在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看,发展造纸业对我国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也指出,要将发展我国的造纸业提到国民经济安全的高度来理解。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以及一个国家经济赖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就是保障国家经济(包括科技)发展战略诸要素的安全,就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我们之所以将发展造纸业提高到国民经济安全角度,主要是由造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决定的。

首先,我国纸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不少人有个误解,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会实现“无纸化”,中国纸的需求量会降低。实际上,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社会对纸的需求量一直在增长。从近十几年来中国纸的消费情况也同样证实,我国纸的消费以10.9%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纸消费国

有关专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容易化解、符合环保的纸制品将取代大量的塑料用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便利生活的要求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纸制品,如一次性内衣、一次性毛巾等取代传统的用品成为人们的新宠。另外,生活水平、卫生要求的提高也使得卫生纸等的用量在快速增加。最重要的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报纸、杂志的需求大大提高。报纸、杂志的广泛创办和厚报化大大提高了对纸的需求量。

假如放弃发展我国造纸业,所有的纸产品需求都靠进口来满足,这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是价格问题,一旦缺少了国内市场,那么从国外进口纸产品就缺少了比较价格,从而只能作为一个价格的接受者,接受出口国的价格,完全没有议价能力。而且一旦产品全部依靠进口,将会使我国经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这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我国纸产量增长也很快。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机制纸和纸板产量近年来大幅增加,从1990年的1372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4849.33万吨,增加了3.5倍,从2001年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产纸国,也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都是一个纸业大国,造纸业在国民经济中仍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纸产品也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物资,其用途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果要将这样一个重要产业从国民经济中去除,势必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大约由5600多家造纸企业,从业人员规模也很大。假如要放弃造纸业,如何解决这些员工的就业问题,如何处置造纸企业原有的设备等问题都是非常困难的,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造纸工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且服务面很广的一个行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专家认为,当前在我国加工制造业能力普遍过剩的状况下,造纸工业是为数不多的需求不断扩张的行业之一,大力发展现代造纸工业,显然可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有力的拉动作用。

二、中国造纸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我国造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已经得出结论我国需要发展造纸业,但是也不能否认我国造纸业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造纸业的污染问题,尤其是造纸业制造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特别是制浆部分,投入的原料和化学药品,大约一半以上成为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和水中,对大气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众所周知,纸业是中国工业污染的主要产业之一,据2002年中国环境年报公布的数据表明:纸业的排水量为35.3亿米3,占全国工业总排水量的18.2%;COD排放量287.7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8%,达标排放废水仅占造纸排水总量的53.8%,即,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很好的、甚至没有进行污染治理。

二是原料供给问题。造纸业是资源消费型产业,而我国又是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纸业是木材消耗量最大的森林工业,据统计,以木材为原料,每生产一吨铜版纸需要的木材消耗量为4~5米3。但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又非常缺乏,满足不了造纸业的需要。2002年国产木浆比率仅占总用浆量的6%(包括进口商品浆占21%)。如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2010年木浆自给率达到15%,木浆产量达750万吨,需要消耗木材3700万米3。如果2020年能达到国际上50%以上的木浆比率(其中一半进口),需要消耗1. 2亿米3木材。因此,原料问题是制约我国造纸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2.我国造纸业污染严重的原因

我国造纸业污染严重是反对发展造纸业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造成我国造纸业污染严重的原因,从而针对根本提出解决的办法。造成我国造纸业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过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造纸企业一万多家,其中90%以上是一万吨、甚至几千吨的小厂,这是中国“以草为主”原料政策的直接产物,也是造成中国纸业污染环境难以治理的重要根源。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整治造纸工业的污染问题,关闭了大量万吨以下的小厂,至2003年企业数已降到3500余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2766家),但仍然是世界造纸企业数最多的国家,平均规模仅有1.2万吨。截至2004年,中国纸业达到100万吨以上规模的企业仅东莞玖龙纸业(170万吨)、山东晨鸣纸业(144万吨)和金东纸业(130万吨)这三家,与世界纸和纸板企业的平均规模相甚远,可见中国纸业的集中度还相当低,结构调整任务之艰巨。

企业规模太小,工艺相对简单,设备落后,再加之缺乏环保设备,“小造纸”往往成为污染大户。据调查,大多数中小纸厂排放的污水,其COD(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指标一般都超出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仅河南300多家小造纸企业的年废水排放量就占到了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4.5%。

二是原料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由于建国后对纸业的属性认识不足,加上中国森林资源非常贫乏,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用木材造纸是浪费资源,用草类原料才最符合中国国情。到1958年则形成了“以草为主”的原料方针,“草木之争”被提高到政治路线之争的高度。20世纪70年代,纸业界的有识之士就指出“中国纸业应该走以木材为主的道路”,于是新一轮“草木之争”宣告开始,直到90年代中期,国家才最后明确了以木材为主的路线。

近几年来,我国造纸业使用的原料中,木浆的比例在不断在增加,但是草浆的比重仍很高。

原料结构不合理,草浆使用比率过高也是造成中国纸业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今中国纸业的主要污染源是草类制浆和漂白工程排放的废液,特别是草浆黑液由于其含硅量大、粘度高、滤水性差,造成草浆黑液提取率低(一般只有80-85%,而APP金海纸浆用木材可以达到98%);碱回收率低(一般只有65-75%,APP金海可以达到98%);用水量大(国家规定的指标为130M3/吨浆,APP金海只有36.2M3/吨浆),因而草浆厂中段废水排放的污染物量(约400公斤/吨浆,而APP金海使用木材仅为51.6公斤/吨浆),约高6-7倍。而且,以草浆为主制成的都是中低档的产品,而国民经济大量需要的高档纸和纸板,如铜版纸、涂布纸和纸板、高强纸板等都是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

另外,我国造纸业原料短缺的原因除了我国森林资源缺乏之外,没有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没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都是重要原因。在国内木浆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我国的木片出口数量却在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大量木片出口到国外,甚至是森林资源远比我国丰富的国家。此外,我国现有的造纸企业中,开展“林浆纸一体化”,自主造林的企业少之又少,基本上都靠砍伐原始森林资源或者进口木浆解决原料问题,大大缩小了原料来源范围。

虽然我国纸业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金光集团的循环经济实践证明,目前我国纸业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得到解决。

三、中国造纸业的发展模式:金光集团的循环经济实践

1.集团化经营战略

金光集团是涉及多个产业的集团化大企业,制浆造纸业是金光集团的核心产业之一。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简称APP)是金光集团的子公司,主营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总资产达100多亿美元,年加工产能约900余万吨,是唯一跻身世界造纸业十强的华人企业。

金光集团通过将制浆企业、造纸企业与营林造林基地三类企业有机集合在一起,开展林浆纸一体化生产与经营,形成了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林浆纸协同发展的造纸工业新格局,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金光集团的实践证明了组建林浆纸一体化发展的林浆纸企业集团将是我国造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 生产过程控制污染??清洁生产

传统的制浆造纸企业是一个高污染产业,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发达国家不但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排放标准,而且各个地方还有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给纸业界以巨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压力下,近二十多年来,纸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制浆技术方面,以少排放或不排放有毒的AOX(有机卤化物)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从源头上制止或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在造纸技术方面,造纸化学品的发展、大型高速纸机的开创,大大降低了造纸用水量和污染物负荷。与此同时,废水治理技术也已非常成熟。因此可以说,现代纸业已不再是重污染产业。

金东纸业以国际最先进的造纸设备及完善的配套设施,不仅生产出了高品质的产品,并且实现了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金东纸业目前累计投入环保设施经费已达9亿元,从水、气、声、渣各方面进行了污染物的防治。三废治理、噪音控制、粉尘治理等均达到了国家控制标准。并且,金东纸业每年通过废弃物回收处理所获得的收益达到1.1亿元,更证明了对环保的投入并不只给企业带来支出,也能带来收益。

实践表明,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现代造纸业不仅不再是人们观念中的“污染大户”,而且完全可能也应该建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产业。

3.解决造纸业与森林资源稀缺的矛盾??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生长中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

为了解决造纸业与森林资源稀缺的矛盾,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在造纸业推行“林浆纸一体化”的营运模式。林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促使下,将原来分离的林、浆、纸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让造纸企业负担起造林的责任,自己解决木材原料问题,发展生态造纸,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产业格局,促进造纸企业永续经营和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

早在二十年前,中国政府就开始倡导林浆纸一体化,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企业却少之又少。金光集团率先进行了大规模的林浆纸一体化实践,结果表明,林浆纸一体化能够让中国造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1994年起,APP开始在中国推广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地大规模造林。截止2005年8月,造林面积已近400万亩,APP在中国投入林地建设的资金总额也达30多亿元人民币。在投资纸业的同时,APP中国也开始整合林业与造纸业,以人造速生林作为浆纸生产的可再生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纵向的、上下游产业的一体化,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整合成一条跨行业的经济循环发展链,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光纸业的实践证明,集团化经营、清洁生产和林浆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是造纸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模式,中国的其他造纸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学习金光的经验,促进我国的造纸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济的金光模式,为中国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那么作为进行宏观管理的政府应该为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做些什么呢?

我们认为,首先要提高产业集中度。我国造纸业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过小,导致污染严重,环保措施不得力。政府应鼓励中国造纸企业做大做强,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关、停、并、转、重组整合等方式将污染严重的小纸厂淘汰出局,发展强势企业集团,为在造纸行业全面实现循环经济创造条件。同时,也只有形成大的企业集团,进行规模经营,才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保中来,从而有效地解决造纸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应该采用税收、补贴等政策向开展“林纸一体化”的造纸企业倾斜,用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推动中国造纸业走上循环经济之路。比如:向环境污染严重、只耗用木材不种树的造纸企业征收环境税、资源税等;相反,对形成林纸一体化的循环发展的造纸企业进行补贴等,从而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开展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和经营。

第三,破除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切实做好纸厂环保工作。我国纸品市场旺盛,造纸业已成为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因此对纸业的环境执法,多少要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冲击。许多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任期内的政绩,不支持甚至限制环境监管,对造纸企业的环境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小造纸厂屡禁不止,污染严重。因此,国家政府必须大力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做好造纸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努力扩大木浆原料来源,提高木浆供给率。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造纸工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长期地解决木浆(木材)供应问题。就政府而言,解决木浆供给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扩大废纸回收利用,缓解造纸原料紧张局面。废纸作为造纸原料生产纸和纸板,既可以减轻污染保护环境,还可以减少森林砍伐,节省原生纤维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1998年我国废纸用量已占纸浆总消耗量的38%,但是这一比例远远落后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例如,1997年法国的废纸耗用率为48.9%,德国59%,荷兰71%、英国71.5%,由此可见,我国废纸利用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为此,必须有组织、有指导地进行国内废纸的收集、分类和供应工作,需要设立专门的废纸回收机构,制定统一的废纸分类标准,分类回收,分类处理等等。

二是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征收木材出口税,引导限制国内木片出口,减少对现有森林资源的采伐。我国木材资源非常稀缺,但是木片却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这对我国纸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限制国内木片出口,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提高国内木片供给能力对发展我国造纸业有着重要意义。限制木片出口一个有效的措施即征收出口税。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为了鼓励出口创汇,大幅度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额度,其中木片的出口退税率增至13%,木片出口量大幅度增加。

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正式出台,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部分木材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原木、针叶木版材、木制一次性筷子、软木及软木制品、木浆、纸板、纸浆等;并对上述产品中征税消费税的产品,同时取消其消费税的出口退(免)税。2005年5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又进一步取消木粒、木粉、木片的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的取消,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木材大量出口的危害,此举遏制了木材出口量迅猛增长的势头,使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有所缓解,对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尚未彻底解决,而世界各国对木材采伐、出口的限制日见严厉。因此有理由考虑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征税木材产品出口税。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采取增收出口税的办法限制木材出口,以保护本国森林资源。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我国的四倍,却从中国进口大量木材,原因就在于从中国进口木材成本低。菲律宾在1973年开始就对其木材及制品出口征收4-10%的出口关税;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木材和新闻纸出口国,在1986年就对美国出口的木材增收15%的出口关税;赞比亚对出口原料木材征税25%。俄罗斯对木材出口征收相当高的关税:每立方米普通木材5美元,板材10美元,水曲柳25-40美元。2005年4月,俄罗斯经贸部副部长安德列?沙罗诺表示,俄政府目前正在草拟相关文件,拟大幅度提高未加工木材的出口税,防止俄罗斯原木大量流失。

中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不足20%,森林资源非常短缺,但是外汇储备却非常丰富,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在2005年6月末已达到7110亿美元。如果以前采取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储备不足,鼓励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那么现在应该采取“外汇换资源”政策,增加资源进口,减少资源出口,以保护国内资源。对森林资源也一样,政府应该鼓励进口木片和木浆,限制木片出口,保护国内有限的森林资源。

曾在日本三菱集团从事了20多年纸浆贸易的横山先生在接受《经济》杂志采访时说,近年来,中国纸浆需求的增长率为7%-8%,而纸浆进口量却以12%-15%的速度增长,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中国庞大的造纸产业的对外依附性会越来越大,“中国的原料还是应优先满足国内的需求”。

因此,增收部分木材的出口关税对限制出口,减少对国内森林资源的索取,更多地满足国内造纸业的需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沈晗耀和沈晗耀迁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